大家好,我们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今天是 2025 年 10 月 28 日,星期二。昨天收到客户发来的消息,说他们用我们开发的 AI + 生态数据智慧大屏平台,在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做了演示,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扬。这个平台从需求沟通到上线花了 50 天,中间解决了不少数据对接的问题。
这个客户是地级市的生态环境局,之前管理生态数据靠各个科室分别统计,比如水质数据在监测站的 Excel 里,空气质量数据在大气科的系统里,土壤数据在土壤科的电脑里。每次要做整体分析或者向上级汇报,都要安排 3 个人花一周时间汇总数据,还容易出现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有次因为水质数据和大气数据的时间维度对不上,导致汇报材料出错,被批评了。他们找我们的时候,明确要一个能 “把所有生态数据整合到一个大屏上,自动分析、异常能预警” 的平台,还要支持多部门共享数据。
第一次沟通时,客户就问 “交付质量如何”“使用云服务器还是线下自主服务器”,这两个问题也是做政企类大屏平台时客户最关心的。关于交付质量,我们跟客户承诺,平台上线前会进行全流程测试,包括数据对接准确性、AI 分析精度、大屏展示稳定性,而且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O2451001272),有 ISO900 认证,做过数据大屏监测系统、智慧城市系统这些政企项目,仅去年就交付了 6 个类似的大屏平台,客户看了我们之前的案例演示后,对质量就放心了。至于服务器,这个平台整合了水质、大气、土壤、噪声等多类核心生态数据,属于大型软件,我们推荐客户用线下自主服务器,能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和访问稳定性,客户本身也有专门的机房和运维人员,符合使用条件。
我们公司位于成都成华区杉板桥路 669 号招商城市主场 B 座 23 层,临近成都东郊记忆,研发人员中 30% 以上来自互联网大厂,有成熟的大屏开发技术栈。这次平台开发,后端用的是 Java 和 Go 语言,Java 负责稳定存储海量生态数据,Go 语言负责高效处理实时监测数据(比如每 5 分钟更新一次的空气质量数据);前端用的是 ECharts 和 Vue,ECharts 负责实现数据可视化,比如用折线图展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用热力图展示不同区域的水质等级,Vue 负责大屏界面的交互控制;AI 模块重点做了两个核心功能:一是 AI 数据异常预警,系统自动分析历史数据,当某项指标(比如 pH 值、PM2.5)超过正常范围时,大屏会自动标红并弹出预警信息,还会推送通知到相关负责人手机;二是 AI 趋势预测,根据过去 12 个月的生态数据,自动预测未来 3 个月的变化趋势,比如预测某条河流的水质改善情况,给环保决策提供参考,之前做农业水利管理系统时,我们也用到过类似的 AI 预测技术,知道怎么让预测结果更贴合实际。
开发到第 32 天的时候,客户提出想加 “多区域数据对比” 功能,就是在大屏上同时展示本市和周边 3 个城市的生态数据,方便横向比较。我们让产品经理和技术主管一起评估,这个功能需要在数据对接模块里加周边城市的数据源接口,还要在前端加对比图表,大概需要 5 天时间,不会影响整体上线进度,就跟客户确认了调整方案。另外,我们还帮客户做了和各个科室现有系统的数据对接,比如对接监测站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大气科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用 API 接口实现数据自动同步,不用人工手动录入,之前做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时,我们经常做跨部门系统的对接,知道怎么解决数据格式不统一、接口不兼容的问题。
测试阶段我们重点测了三个核心环节:一是数据对接准确性,随机抽取 100 组水质和大气数据,对比大屏平台显示的数据和原始系统的数据,准确率 100%,没有出现数据偏差;二是 AI 异常预警精度,用客户提供的 10 组历史异常数据(比如某次突发的水质超标事件)做测试,系统全部准确识别并发出预警,预警响应时间在 3 秒以内;三是大屏稳定性,连续 72 小时运行测试,大屏没出现卡顿、黑屏或数据加载失败的情况,即使在同时有 20 个部门人员访问后台时,响应速度也没受影响。
上线前,我们协助客户做了平台的权限配置,给不同科室设置了不同的访问权限,比如监测站能查看所有水质数据,大气科只能查看大气相关数据,避免数据泄露,我们有 ISO/IEC 27001:2002 认证,在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这块有严格的标准,做律所案件管理系统时也是这么操作的。上线后第 6 天,客户反馈大屏上某条河流的水质数据没更新,我们的技术人员排查后发现是数据源接口临时维护,帮客户切换到备用接口后,数据很快恢复正常。维护费方面,我们跟客户约定按开发费用的 22% 每年收取,包含服务器维护、AI 模型更新、数据接口维护,后期如果想加 “生态治理成效评估” 功能,会单独评估工作量和费用。
复盘这个项目,有两个重点环节要提醒想做 AI + 生态数据智慧大屏平台的客户:一是提前梳理所有数据源,明确每个数据的更新频率、格式和接口类型,不然开发到一半再找数据,会严重耽误进度;二是大屏的分辨率要和实际使用的显示设备匹配,我们一开始按常规的 4K 分辨率开发,后来客户说实际用的是 2K 大屏,又调整了界面布局,浪费了 2 天时间。之前做政务门户网站时,我们也遇到过显示设备适配的问题,这次算是又积累了经验。
这个平台上线后,客户反馈数据汇总时间从一周缩短到了 5 分钟,异常情况发现时间从之前的半天提前到了实时,给环保决策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支持。其实做生态数据大屏,核心不是把数据 “堆” 在屏幕上,而是让数据 “说话”,帮用户发现问题、辅助决策。未来这个平台还能加 AI 溯源功能,比如某区域水质超标时,系统自动分析可能的污染源,这也是现在智慧环保的趋势,我们做 AI 智慧仓储管理系统时积累的溯源算法,刚好能用到这里。只要客户能说清楚数据需求和业务目标,我们就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大屏平台。
文章来源网址:https://www.xiaohuokeji.com/archives/xitongkaifa01/2325,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案例
推荐文章
Core competence
高质量软件开发公司-成都小火科技
多一套方案,多一份选择
联系小火科技项目经理,及时获取专属《项目方案》及开发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预约面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业务热线 19113551853
191135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