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今天是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最近半年,来找我们做AI机器人软件定制的客户里,不管是政务大厅、商场还是工厂,都有个共同诉求,不想让机器人只做“复读机”式的应答,而是要能结合他们的实际业务处理具体问题,比如政务机器人要能帮群众查办事进度,工厂机器人要能巡检设备异常。基于这些实际需求,我们陆续落地了几个AI机器人软件项目,今天就完整说说这类软件的定制开发过程,也会提到项目里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
上个月刚收尾的一个汽车零部件工厂AI巡检机器人项目,客户最初联系我们时,只说“需要机器人能在车间里转,发现设备问题提醒工作人员”。但我们去现场调研后发现,他们的车间有20多条生产线,不同设备的异常信号不一样,有的是温度过高,有的是异响,而且需要把巡检数据同步到工厂的ERP系统里,方便后期追溯。这个需求比单纯的“移动提醒”复杂得多,不过我们之前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数据大屏监测系统,对工业场景的数据流逻辑比较熟悉,这也让项目起步阶段更顺利。我们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80%,其中30%以上来自互联网大厂,像这种需要AI算法和工业系统对接的项目,后端团队会用Java搭建核心框架,因为Java在处理工业设备高频数据交互时稳定性更强,前端则用Node.js处理机器人的实时巡检指令响应,确保巡检过程中指令不延迟。另外,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451001272,也有ISO/IEC 27001:2002认证,这些资质客户在签合同前专门核实过,毕竟工业场景的软件对数据安全和交付稳定性要求很高。
当时客户第一次沟通就问“开发周期要多久?”,我们根据功能拆解给出了答案:需求调研1周,架构设计10天,开发2个月,测试20天,整体下来大概3个半月。这个时间分配主要是因为AI巡检模块需要针对不同设备的异常特征做模型训练,比如给算法投喂上千组设备正常和异常的温度数据、声音数据,才能让机器人准确识别异常,这部分耗时会比普通功能开发久。还有客户问“交付质量如何?”,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把测试环节拆成三部分:实验室模拟测试、车间小范围试用、全车间正式试运行。实验室里会模拟车间的温度、噪音环境,测试机器人的识别准确率;小范围试用时安排技术人员驻场,记录机器人漏检、误检的情况,优化算法;全车间试运行则持续1周,确保机器人能覆盖所有生产线,数据同步到ERP系统没有误差。
需求确认清楚后,产品经理和技术主管会一起做架构设计,这里要重点考虑两个点:一是硬件适配,客户采购的是第三方巡检机器人硬件,我们的软件需要兼容硬件的传感器接口,比如温度传感器、声音采集器;二是数据存储,巡检数据属于工厂核心数据,客户要求用国内云服务器,中小型软件用云服务器足够,后期扩容也方便,这也是客户当时问“使用云服务器还是线下自主服务器”时我们给出的建议。开发阶段,后端团队主要负责对接工厂的ERP系统,把巡检到的异常数据按客户要求的格式同步,比如异常设备编号、异常类型、发现时间;前端团队则设计机器人的操作界面,让车间工作人员能快速查看当前巡检路线、历史异常记录;AI团队则针对前期采集的设备数据优化识别模型,解决了测试时“电机异响和风机异响混淆”的问题。
开发到第40天的时候,客户提出想加一个“异常预警”功能,当设备数据接近异常阈值时,机器人提前提醒,而不是等出现异常再报警。当时客户挺担心“中间需求想改,能调整吗?”,其实我们的开发流程里留了需求变更机制,只要不是颠覆性变更,技术团队会评估工作量和对周期的影响,这个功能最后只多花了8天,没影响整体交付。另外,客户还问过“代码版权归谁?”“开发完会培训我们怎么使用吗?”,这些都会在合同里明确:代码版权完全归客户,上线后安排2次培训,一次教车间人员处理机器人的常见问题,比如传感器故障排查;一次教后台管理人员导出巡检报表、调整巡检路线。我们之前做律所案件管理系统和农业水利管理系统时,也都是这么做的,培训能帮客户更快上手。
上线前的最后测试阶段,我们发现机器人在车间拐角处容易信号中断,技术团队紧急加了本地缓存机制,断连时数据先存在本地,恢复连接后自动同步,解决了这个问题。上线时,我们协助客户完成软件在机器人硬件上的部署,还和他们的ERP系统做了最终联调,确保数据能实时流转。客户还问过“上线后如果出现bug,你们负责修吗?”,我们承诺上线后3个月内,非人为操作的bug免费修复,后期维护费按客户选择的等级算,基础维护只处理bug,高级维护还包括功能小优化。
复盘这个项目,有两个经验可以分享:一是前期一定要去现场调研,工业场景的细节光靠客户描述不够,比如车间的温度、设备布局都会影响软件设计;二是多系统对接时,提前和客户确认接口规范,这次项目初期因为客户的ERP系统接口文档不全,后端开发多花了5天梳理,后续我们会在需求阶段就要求客户提供完整文档。另外要提醒大家,AI机器人软件的核心不是“AI”标签,而是“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工厂里,它的价值就是减少人工巡检成本、提前发现设备问题。未来随着工业4.0的推进,AI机器人软件还能对接更多系统,比如设备维修工单系统,发现异常后直接生成维修单,真正实现“巡检-预警-维修”闭环。我们成都小火科技也会继续深耕AI与工业场景的融合,用全链路研发能力帮更多客户做好定制开发,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生产。
文章来源网址:https://www.xiaohuokeji.com/archives/xitongkaifa01/2343,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案例
推荐文章
Core competence
高质量软件开发公司-成都小火科技
多一套方案,多一份选择
联系小火科技项目经理,及时获取专属《项目方案》及开发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预约面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业务热线 19113551853
 19113551853
19113551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