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今天是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最近有客户咨询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其中问得比较多的是开发周期要多久、上线后如果出现bug我们负责修吗,还有代码版权问题。接下来我就结合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情况,跟大家详细介绍。
先讲开发周期。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不是简单的软件搭建,要考虑政务数据的合规性、多部门的权限对接,还有云资源的弹性适配,所以周期会分阶段来定。首先是需求调研,得跟客户方的多个部门对接,比如政务服务中心、数据管理局,还有使用平台的基层单位,这一步需要1-2周,主要是明确平台要实现的核心功能,比如政务数据的归集、共享接口的开发,还有公众查询服务的模块。然后是架构设计,我们后端会采用Java结合Spring Cloud Alibaba框架,因为这个框架能支持微服务架构,方便后续功能扩展,前端用Vue3+Element Plus,适配政务系统常用的电脑端和移动端,架构设计需要1周,期间还要跟阿里云政务云节点对接,确认VPC隔离网络的配置,确保数据传输安全。接下来是开发阶段,包括后端接口开发、前端页面搭建,还有和现有政务系统的对接,比如要接入政务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单点登录,这部分需要4-6周。开发完成后进入测试阶段,我们有专门的测试人员,会做功能测试、压力测试,还有数据安全测试,比如模拟高并发场景下平台的稳定性,测试需要2周。最后是部署上线,要在客户指定的政务云服务器上部署,还要配合完成等保测评的相关配置,这一步需要1周。算下来总周期大概是8-12周,要是客户有特殊需求,比如需要对接更多区县的子系统,周期会适当延长,但我们会提前跟客户沟通清楚。
开发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之前调研时,有个区县的政务工作人员反馈,他们现有系统登录步骤多,希望新平台能简化。我们产品经理就跟着去了那个区县的政务大厅,观察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发现他们每天要切换多个系统,重复登录很耗时。于是我们在架构设计时,额外增加了与当地政务统一认证系统的对接开发,虽然多花了3天时间,但最终实现了单点登录,工作人员用原来的账号就能直接进入平台,后来他们反馈效率提高了不少。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政务系统不仅要技术达标,更要贴合基层工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哪怕多花点时间优化,只要用户用着方便,就是值得的。
再说说上线后bug处理的问题。这个客户不用担-心,我们对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有明确的售后保障:上线后有1年的免费维护期,在这个期间如果出现bug,我们肯定负责修。技术上我们有专门的运维团队,会用Jira系统记录bug,根据影响范围划分优先级,比如P0级是影响平台核心功能的bug,像数据无法上传、用户无法登录,我们会在2小时内响应,4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24小时内完成修复并部署;P1级是不影响核心功能的bug,比如某个查询页面显示异常,会在24小时内响应,72小时内修复。修复时我们会用Jenkins自动化部署修复包,避免手动操作带来的风险,同时会给客户提交bug处理报告,说明问题原因和修复过程。要是过了免费维护期,客户也可以跟我们签运维合同,我们会提供定期巡检、bug修复服务,具体的维护内容会在合同里写清楚。
然后是代码版权问题。这个在合同里会明确约定,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的全部源代码版权归客户所有,我们公司只保留对开发过程中使用的通用技术组件的使用权,比如我们自己封装的云资源监控组件,这些组件不会包含客户的任何政务数据和专属功能,也不会用于其他项目。而且交付时,我们会把完整的源代码、数据库脚本、部署文档都交给客户,方便客户后续自主维护或者对接其他开发团队。之前有客户担心版权问题,我们就把之前做的政务门户网站项目的版权合同样本给他们看,他们了解清楚后就放心了,其实做政务项目,版权清晰是基本要求,我们不会在这方面让客户有顾虑。
我们公司做政务类项目有不少经验,之前还开发过政务门户网站和数据大屏监测系统,这两个项目和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有共通的技术点,比如都是对接政务数据、注重安全性,所以在做这次云服务平台时,很多成熟的技术方案可以复用,同时也能避免之前踩过的坑。比如做数据大屏监测系统时,我们遇到过数据实时同步延迟的问题,后来用了kafka消息队列来优化,这次在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的数据归集模块里,我们就提前用了这个方案,上线后数据同步一直很稳定。
我们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80%,其中30%以上来自互联网大厂,做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的技术团队里,后端开发有5人,都是有3年以上政务项目经验的,前端有3人,熟悉政务系统的UI设计规范。开发流程也有严格规范,从销售对接需求开始,产品经理会出详细的需求文档,技术主管负责架构设计,然后UI设计出原型图,前端、后端分别开发,开发完后前后端联调,再部署到测试服让测试人员测试,没问题后才正式上线,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不会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而且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451001272,也是软件企业单位,证书编号川IRQ-2025-0052,做政务项目的资质是齐全的,客户可以放心。
另外,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在技术细节上还有不少保障。比如数据安全方面,我们用了国密算法SM4进行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库采用MySQL主从复制,每天定时备份数据到异地灾备节点,防止数据丢失;用户权限管理采用RBAC模型,细粒度到菜单、按钮级,比如给市监局的账号开放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给基层单位的账号只开放数据上报功能,这些权限都是在需求调研阶段和客户一起梳理的,前后改了3版才确定下来。还有云资源方面,我们对接的是阿里云政务云节点,采用弹性伸缩策略,比如在政务服务高峰期,像每月月底的社保办理高峰,平台会自动扩容云服务器,高峰期过后再缩容,避免资源浪费。
关于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软件的报价,开发周期,维护方式,服务器购买,工信部备案等信息,请询问成都小火科技。
文章来源网址:https://www.xiaohuokeji.com/archives/xitongkaifa01/2274,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案例
推荐文章
Core competence
高质量软件开发公司-成都小火科技
多一套方案,多一份选择
联系小火科技项目经理,及时获取专属《项目方案》及开发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预约面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业务热线 19113551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