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宠物饮食监测APP开发
大家好,我们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今天是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之前我们公司做过一款婴幼儿科学饮食的APP,今天有一位客户咨询,想做一款AI宠物饮食监测和规划的APP。下面我就与大家聊聊“AI宠物饮食监控APP”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
既然是饮食监测APP,我们可以推测应用场景,比如让猫狗每天入口的每一克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都能被看见、被计算、被调整。通过AI的OCR识图,让主人打开相机,对准宠物碗里的食物按下快门,算法在本地完成语义分割,把背景、食盆、颗粒、肉块、汤汁逐层剥离,随后调用云端食材库,比对颜色、纹理、形状、反光率,给出重量与成分,误差控制在±3%。如果当天喂的是自制鲜食,系统会将整盆内容识别为若干食材组合,再按美国NRC犬猫营养需求2021版折算成能量与营养素。第二步是记录营养品。主人把鱼油、关节粉、维生素片的瓶身标签对准镜头,OCR读取文字后,再与后台备案的批号、剂量、有效期核对,随后把每粒或每毫升的精确数值写入当日总摄入表。两列数据合并后,系统自动与宠物的品种、年龄、体重、运动量、既往疾病史进行匹配,输出一条“当前摄入—推荐摄入”差值曲线,并以克、毫克、IU为单位列出缺口清单。缺口出现后,AI开始运算:是否用增加主粮量弥补蛋白不足,是否用额外补剂填补牛磺酸缺口,是否因为磷钙比失衡而减少骨粉。运算结果不是一条模糊建议,而是一套带刻度的执行方案,精确到当天补剂应再喂0.7毫升鱼油、减少5克鸡胸、把主粮换成磷含量0.8%的配方。主人确认后,APP把指令同步到智能喂食器,下一次出粮自动按新比例投放。整个闭环24小时内完成一次迭代,7天后给出趋势报告,30天后重新评估体重、被毛、血液指标,再调整下一周期计划。
为了让拍摄环节不增加主人负担,我们把识别模型从云端下沉到手机端,单次推理耗时控制在120毫秒,手机无需联网即可给出即时重量。如果主人出差,可由家人或托管店代为拍摄,系统通过宠物鼻纹比对身份,避免数据串扰。营养品库目前收录1 862个SKU,涵盖中国、北美、欧盟主流品牌,每两周更新一次备案信息。模型训练数据来自三家宠物医院近三年住院病例、两家公益收容所日常喂食记录以及一千名内测用户自愿上传的三十万张食物图片。为避免偏差,算法团队把不同品牌主粮的热重曲线、膨化度、含水量全部纳入特征维度,保证识别结果与实验室检测值的R²≥0.92。
在饮食方案层面,APP首先根据宠物基础信息生成静态模板,再根据每日摄入与排泄数据做动态微调。静态模板以NRC、AAFCO、FEDIAF三大标准为底,叠加品种差异系数:例如拉布拉多对左旋肉碱需求高于平均20%,折耳猫对镁耐受上限降低30%。动态微调则依赖实时数据:运动量增加10%,则当天蛋白需求上调5%;尿液pH连续三天高于7.0,则降低镁摄入并增加酸化剂;若体重在两周内下降超过3%,系统自动提示医院复查并暂停减重方案。AI还会记录主人选择的品牌、口味、价格区间,在补剂推荐环节优先匹配已购产品,减少重复支出。
反馈与优化机制通过两条通道并行:一条是用户主动填写“今日状态”问卷,包括排便评分、食欲等级、被毛触感、精神状态;另一条是智能项圈回传的步数、心率、睡眠时长。问卷与传感器数据交叉验证后,算法识别异常信号,如食欲下降伴随步数减少,会触发“潜在消化不适”预警,并给出临时食谱调整:主食减少10%,添加1%南瓜泥,暂停新补剂。所有变更在48小时内生效,系统同时推送可视化图表,让主人看到能量、蛋白质、脂肪、纤维、钙磷比五条曲线的实时变化。
通过我前面的思路介绍,可以看到我们在开发一款APP的时候,会有很多自己写的后端API接口,以及三方的API接口。从整个APP项目的定位,我们抓住两个关键词:“科学”"贴心"。我们相信,当每一个数据都被记录、被计算、被验证,宠物的饮食才真正进入可控阶段。宠物类的软件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开发对象,之前我们开发了一款叫做“悦宠岛”的宠物社区APP,大家也可以联系我们索取UI设计图。
文章来源网址:https://www.xiaohuokeji.com/archives/appd/2102,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案例
推荐文章
Core competence
高质量软件开发公司-成都小火科技
多一套方案,多一份选择
联系小火科技项目经理,免费获取专属《项目方案》及开发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预约面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业务热线 19113551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