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成都小火科技,今天一到办公室就收到马来西亚客户的消息,说上个月因为没算准开斋节的备货量,一款电子产品断货了一周,眼睁睁看着订单被竞品抢走——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因为库存问题找我们了。刚把消息转发给技术部老张,他就拿着平板过来,上面是上周给越南客户做的ERP后台数据,说AI库存预警功能上线后,那个客户的备货准确率涨了40%,再也没断过货。其实做东南亚ERP,跟国内完全不是一回事,光靠“把国内系统改改语言”根本不行,得扎进当地的政策、物流、人文里,AI功能也得跟着这些实际需求来,不是为了赶时髦堆噱头。
就说关税计算这块,东南亚各国的税率乱得很,泰国的电子类产品关税10%,纺织类却要15%,马来西亚对进口家具还有额外的消费税,之前有个客户靠员工手动查税率,算错了一次,被海关罚了5000马币。我们给ERP加的AI关税模块,直接对接了各国海关的实时税率库——比如用户录入“进口印尼的儿童玩具”,AI会自动识别HS编码,调出当前的关税税率,还能算上增值税,连“是否符合东盟自贸区关税减免”都能判断。有次客户要进口一批服装到菲律宾,AI提醒“这批货符合普惠制关税,税率能从12%降到8%”,直接帮客户省了近万比索,客户后来还介绍了两个同行找我们做系统。老张摸了摸头说“之前没考虑到东盟内部的关税优惠,总按普通税率算,后来查了一堆东盟自贸区的文件,才把这个逻辑加进AI里”,现在这套模块已经能覆盖东南亚10国的关税政策,连“新加坡数码产品免税额度”这种细节都算得明明白白。
多语言适配也不是简单翻译软件能搞定的。之前有个印尼客户,用的普通翻译版ERP,把“库存不足”译成了印尼语的“库存没有”,语气太生硬,当地员工以为是系统故障,不敢下单。我们的AI多语言模块会根据场景调整语气——比如对员工的操作提示用口语化的印尼语,对客户的订单通知用正式语,连“开斋节快乐”这种当地节日祝福,系统都会自动在首页显示。还有个细节,马来西亚的马来语和印尼的马来语有细微差异,比如“订单”在马来西亚说“pesanan”,在印尼有时说“order”(外来词),AI会根据用户所在国家自动切换词汇。上次客户的印尼员工反馈“用起来像本地软件,不觉得是国外开发的”,这比说“系统好用”还让我们开心。
AI库存预警更是救了不少客户的急。东南亚的节日多,除了开斋节,越南的中秋节、泰国的宋干节,都是消费高峰。之前越南客户没考虑到宋干节前后饮料销量会涨3倍,备货少了,断货了10天,损失了不少订单。我们的ERP会结合客户的历史销售数据、当地节日日历,甚至天气数据——比如马来西亚雨季时,雨伞销量会涨,AI会提前20天预警“预计未来15天雨伞库存不足,建议补货300箱”。系统还会考虑物流时效,比如从中国发货到印尼要15天,AI会把物流时间算进去,提醒“最晚7月1日前补货,才能赶上开斋节销售”。上次客户说,开斋节前系统提醒他补某款家电,他一开始还犹豫,后来按提示补了货,果然卖得一干二净,没压货也没断货。
说到开发流程,东南亚ERP得比国内多花至少一半时间在调研上。不是光听客户说“要库存、订单功能”就行,得去客户的办公室蹲点——上次去菲律宾客户那,看到他们的员工还在用Excel记订单,每笔单要填5张表,效率低得很。我们后来在ERP里加了“快速录入”功能,员工扫一下订单条码,基本信息就自动填了,还把字体调大了一号,因为当地有不少中年员工视力不好。调研时还得摸清楚当地的政策坑,比如新加坡要求所有进口商品必须备案SG Customs,我们就得在系统里加备案入口,不然客户上线后没法报关;泰国对食品类进口有特殊检疫要求,ERP里得留“检疫证明上传”的位置,这些细节漏了,后期改起来特别麻烦。
设计阶段要考虑当地员工的操作习惯。比如东南亚很多员工用手机办公多过电脑,ERP的移动端界面就得简洁,按钮要大,比如“确认订单”按钮做了2cm见方的纯色按钮,避免误触。之前有个版本把“物流追踪”放在了二级菜单,当地员工反馈“找起来麻烦”,后来直接挪到首页,还加了个小卡车图标,一眼就能看见。颜色也不能太鲜艳,东南亚天气热,员工看屏幕久了容易累,我们选了浅绿底色,客户说“看一天眼睛也不酸”。还有个小细节,当地员工喜欢用社交软件沟通,我们在ERP里加了“订单分享到WhatsApp”的功能,方便他们跟客户对接,不用再手动复制订单信息。
开发的时候,对接当地的税务和物流系统最头疼。新加坡的IRAS(国内税务局)接口加密特别严,技术部调试了整整一周,每天加班到半夜,老张说“有次因为一个签名参数错了,接口一直报错,查了3小时才发现”。还有物流对接,东南亚的物流商多,J&T、极兔、LWE,每个的接口格式都不一样,AI得能整合这些数据——比如用户在ERP里查“订单12345”,AI会自动调取对应的物流商数据,显示“当前在吉隆坡分拣中心,预计明天送达”,不用员工切换多个物流平台查。有次对接印尼的J&T接口,对方的测试环境总不稳定,技术部只能凌晨跟对方工程师同步调试,因为印尼和中国有1小时时差,凌晨时对方那边是晚上,网络不拥堵。
测试环节必须找当地员工来测,光在公司内部测没用。上次找了几个印尼员工试用,有个员工说“在‘退货处理’页面,找不到‘退款原因’的选项”,我们才发现是翻译时漏了这个按钮的文字,赶紧加上。还有个马来西亚员工反馈“AI关税计算时,没算上柔佛州的地方消费税”,后来我们在系统里加了“州级税率选择”,确保每个地区的税费都算准。有个细节,当地员工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看不懂专业术语,我们把“应收账款”改成了“客户欠的钱”,“应付账款”改成了“欠供应商的钱”,这样更易懂。
上线后也不是万事大吉,东南亚的政策变太快。比如上个月马来西亚突然调整了电子类产品的关税,从10%涨到12%,我们的AI系统当天就同步了新税率,客户不用手动改任何参数。有次客户的ERP出了个小问题,当地是晚上,我们远程协助到凌晨2点,帮他们恢复了数据,客户后来特意发了感谢信,说“没想到中国的开发公司服务这么及时”。现在我们还在给系统加AI销售预测,比如根据当地的经济数据、消费趋势,预测下季度哪些产品会好卖,帮客户提前调整采购计划——做东南亚ERP,就是得跟着当地的市场和政策跑,不能一成不变。
其实做东南亚ERP,最核心的不是堆AI功能,是让技术贴合当地的实际需求——比如AI不是用来炫技的,是帮客户算准关税、备对货、少走政策弯路。上次和马来西亚客户聊天,他说“之前用的系统总觉得隔了一层,现在这个ERP像专门为我们做的,员工操作快了,客户投诉少了,连我自己都能少加班”。听到这话,比签个大单子还开心,毕竟我们做技术的,最终还是想让软件帮人解决真问题,这才是最实在的价值。
文章来源网址:https://www.xiaohuokeji.com/archives/xitongkaifa01/2227,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案例
推荐文章
Core competence
高质量软件开发公司-成都小火科技
多一套方案,多一份选择
联系小火科技项目经理,及时获取专属《项目方案》及开发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预约面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业务热线 19113551853

